-
我们的食物从哪里来?为何超市的蕃茄、黄瓜、苹果大小、颜色都一样?如何避免浪费食物?你想过这些问题吗?
因为自己的工作背景与环境,长期接触到与公平贸易相关的议题,包括劳动人权、贫穷饥饿、生态环境、粮食安全等,本身尤其对食物教育的议题特别关注,加上小时候对设计就很有兴趣,一部分是因为可以将自己的想法、灵感或想做的事用一种具体的感官方式呈现,大家就可以知道你要沟通的讯息是什幺,一部分也深信会设计的人,其实掌握某部分的领导权。
故在2012年知道在法国布瓦布榭庄园 Domaine de Boisbuchet 有一个全球闻名的国际设计工作坊,工作坊课程主题範围涵盖产品设计、创意设计、工艺设计、永续设计、互动设计、食物设计、平面设计、表演设计、玻璃设计等领域,其中食物设计让我眼睛为之一亮,立马报名下订机票,向公司请了一个多月的长假,只身飞往法国向国际大师学艺。
冲动兴奋不是没来由的,因为这几年推动食物教育下来,我第一次看到食物教育的推广是从设计师的角度,以结合食物教育的方式,让食物成为讯息的传递工具,这个讯息无疑是藉此让人们检视自己的饮食习惯,重新审视食物与人、环境、社会的关係,如同设计的定义一般,设计乃使事件产生意义,「Design is making sense of things」,也因此食物设计便是透过设计让食物有了意义的赋予与定义,乃也实践食物教育的一环。
此次参与的是零浪费食物设计工作坊( Zero Waste Food Design Workshop),由毕业于荷兰安荷芬设计学院(Design Academy Eindhoven),曾与 Droog 及知名食品厂商等合作食品开发,为荷兰哈斯丹波西专业大学(HAS Den Bosch 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)食物设计系的创始人之一的 Kaijia Gruijters 带领。
荷兰食物设计先锋的 Kaijia GruijtersKaijia 尝试让我们参考大自然的运作模式,因为她认为在大自然的循环里,资源永远都不会浪费,「零浪费循环」概念就此诞生,学习接受大自然所赋予的食物,仔细去品尝食物、欣赏它的美,并将吃不完的食物,以创新的方法转换成能源,以永续性为前提,做出正确的选择。(和你分享:美肌效果绝佳的5种食物)
工作坊第一天脑力激荡,与来自各国的学员分享自己国家的饮食文化与不同食物面向的探讨。
餐厅的每一个环节,从食材的採购、加工、烹饪、用餐都会产生厨余,但厨余的下一个环节会是什幺?透过彼此的激荡发想,共同讨论如何打造一个永续循环的食物零浪费餐厅。
突袭餐厅的垃圾桶,果然发现有许多看似完整的食材被丢弃,如何在不浪费食材的前提下,将可能会丢弃、可食用的食材再次发挥价值,不浪费食物,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经过详细的规划与思考,透过食物设计,跳脱我们既有的「食物和餐桌」的框架,而是拉高到「人与食物」的互动层次才是食物设计的精神。
Beautiful By Nature——在国外的市集,可以看见不同形状、不同颜色的蔬果,不会因为它长的丑就被丢弃。
双脚好久没有踩在溼泞泞的土地上,双手在大树旁摘取新鲜的青苔做为盘子,鸡蛋盛装的是西班牙冷汤 Gaspacho。
观察布瓦布榭庄园美丽的自然环境,从中获得灵感,发明创意的西班牙冷汤的食器——鸡蛋。
第一次品嚐到野生蜂蜜,有了新的味觉体验,原来蜂胶咀嚼到后面像再吃橡胶一样,没什幺味道。(同场加映:每天一杯蜂蜜柠檬水,排毒美白健康选!)
器皿与食材皆取自大自然。
当地的枫叶,用橄榄油煎热后,上面洒上白芝麻,口感酥脆又带芝麻香。
我们搭建了一个用木材製作的天然烤箱,将自己製作的麵包拿进去烤。
待烤与烤好的麵包们。
到当地捡树枝,做为器皿之一,Kaijia 都称我为 Sticker Girl,因为要不断剪树枝。
结合食物设计的零浪费餐厅,邀请大家前来品嚐,不论是桌椅或是餐盘皆没有使用到任何塑胶或是不环保的材质,食材也是取自大自然,除了带给大家新奇的五感体验外,也吃进安心与透明。(延伸推荐:好设计!打动人心征服世界:什幺是绿色设计?)
所以重点是,我们可能还没意识到,自己「无形」的浪费会造成多大的影响,「剩食」作者说:每个人都有机会在他的一餐中,决定他要「浪费」多少食物。所以从今天起,不要浪费食物,让我们当个有品味的吃货吧!
上一篇:【设计在舌尖】我的同事是「食物」!食物设计师工作大公开
【设计在舌尖】法国「食物零浪费餐厅」,做个有品味的吃货
347人参与 |来源: |时间:2020-06-13
下一篇:【设计在舌尖】食物的裸体摄影集